暮色渐沉,黄湾乡淮河大堤上的路灯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漫过沥青路;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阿姨们欢快地跳着广场舞;街角的夜市摊前,烤串的香气混着欢歌笑语;广场两侧小商小贩们不时吆喝着,蝉声阵阵,合奏出一首热闹的乡村田园曲……眼前这和谐的一幕,得益于一盏盏照亮街巷的“民生灯”。
从“摸黑走”到“亮堂行”。之前,黄湾乡部分老旧小区道路、沿淮大堤不同程度地存在“照明盲区”,居民夜间出行不便。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黄湾乡党委、政府将“点亮百姓夜生活”列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组建专班调研走访,梳理群众照明需求,拟定“一路一策”路灯安装方案,安装了190余盏路灯,连同治淮工程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实施,基本实现了小区道路、公共区域及淮河大堤路灯“全覆盖”。
从“亮起来”到“活起来”。路灯亮了,夜晚的黄湾“活”了。每晚7点左右,在淮河大堤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居民,有的沿着堤坝慢跑,有的骑自行车健身,有的骑着电动车载着老人小孩,感受晚风拂面的阵阵清凉。路灯不仅照亮了路,更点亮了大家的夜生活。过去冷清的小广场,如今广场舞、健身操动感的旋律此起彼伏,小朋友们在路灯下嬉笑奔跑,更让人惊喜的是,路灯还带火了“夜间经济”。奶茶店延长了营业时间,烧烤摊坐满了年轻人,卖西瓜的老农吆喝声里藏着“多卖两筐”的欢喜。
从“建起来”到“管起来”。为确保路灯“零故障”运行,黄湾乡建立了“网格巡查+智能监控”双轨维护机制。每个村(社区)明确1名专职巡查员定期开展日常巡查,遇见雷雨、大风等天气,增加巡查频次,发现损坏的路灯及时予以更换、维修。此外,还在主次干道安装了智能监控终端,实时监测路灯状态,力争故障维修24小时内办结。
从“摸黑走夜路”到“亮堂享生活”,到“一起护、共同享”,黄湾的“路灯革命”,不仅是一项基础设施的提升,更是一项“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黄兆想 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