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村里的老郭真了不起,现在已经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一提到他,村里人都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对他脱贫致富的事迹啧啧称赞。他不仅自己脱贫致富,而且他不等不靠不要的精神,鼓励了村里的其他的贫困户争相脱贫。”淮安村村委会主任崔晓梅自豪地介绍说。
原来,村主任提到的老郭就是凤阳官塘镇淮安村的村民—郭传社。
郭传社是淮安村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今年64岁,老伴儿早些年已经过世,家里还有一个儿子,儿子身体左肢偏瘫,没有劳动能力。在2016年没有养鸭之前,郭传社靠着打短工和家里几亩薄田维持爷俩的生活。后来,在淮安村帮扶干部吴华银的帮助联系下,郭传社开始了养鸭之路。
2016年,郭传社在官塘镇高塘湖边流转15亩低洼滩涂地,插围栏、建大棚、平滩地,又从合肥引进鸭苗3000只,和儿子一起,轰轰烈烈地开始了爷俩的脱贫致富梦。
梦想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2016年的养殖经历给了老郭当头一棒,鸭苗引来后病死了不少,所以2016年老郭的养殖场基本上没有利润,但却收获了宝贵的养殖经验。
不少村民好心劝说老郭,别折腾了,搞养殖风险太大,来场瘟疫一年的本钱就“打水漂”了。可老郭偏偏不信邪,2017年,他不但不缩小养殖规模,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当年通过小额扶贫贷款贷了5万元,引进鸭苗5000多只。为了搞好养殖,老郭在湖边搭了个简易帐篷,天天待在养殖场里,“蹲点研究”养鸭技术。每到阴天下雨,老郭关节炎犯病时,他甚至跪在地上学习养鸭技术……
现在郭传社已然是村里的养鸭能手,搭配饲料、打疫苗、卫生清理等,他都很在行。2018年,郭传社引进鸭苗近6000只,2019年出鸭5000多只,鸭累计产蛋10万多枚,总利润15万余元。
郭传社自豪地介绍说,我养的野鸭又叫巢湖鸭,体型比一般的鸭子小,抗病能力强,成年鸭在3到4斤左右,一年左右可出栏。鸭子都是散养,肉质好,口感佳,所以成年鸭不愁销路,每年的7月份,会有南京、合肥等地的商贩直接来场里大批量的买,5000只鸭子基本上三五天就能卖完。
“看到老郭脱贫致富后,淮安村的其他贫困户也都受到了鼓舞,个个不服输,养虾的养虾,养牛的养牛……大家都相互 ‘攀比’,自我发展的潜力完全都被挖掘出来了。”崔晓梅介绍说。
脱贫后的郭传社比以前更精神了,他还是像往常一样,一大早便起来喂鸭,给鸭场消毒,有时在干活时,他也喜欢哼唱两句,“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结束一天劳作,晚上他还会自酌几杯……
说到未来的打算,郭传社自信满满地说:“明年我会继续引进6000只鸭苗,另外还会引进1000只鹅苗,因为养鹅的利润比养鸭更高。我会一直干下去,直到自己干不动的那天为止……”
离开养鸭场时,笔者看到老郭利索地戴上草帽,推着料车,去喂“鸭宝宝”们,小家伙们似乎和他“心有灵犀”,一听老郭唤着“鸭鸭……”,大家伙儿纷纷都聚集了过来。老郭边喂边哼唱“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丰收的歌声响四方,幸福的歌声千年万年长,得儿哟咿儿哟……”(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