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凤殷村,山好水好人更好!”每当有外人来访,村支书老汪总会自豪地介绍。这份自信,源于凤殷村对“好人文化”的执着深耕——通过道德评议会挖掘榜样,用好人事迹传播正能量,以多元宣传扩大影响,凭示范引领带动发展,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野乡间。
道德评议会:乡风文明的“晴雨表”
每月初五,道德评议会准时召开。凤殷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会议室总是格外热闹。这个由老党员、退休教师、村民代表和村干部组成的评议小组,已成为凤殷村乡风文明的“晴雨表”。
“道德评议会不是走形式,我们坚持‘群众评、评群众’,让身边人评身边事。”老汪介绍,自建立评议会以来,凤殷村已评选出60余位“凤殷好人”,涵盖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见义勇为等类型,其中16位获评“殷涧好人”,8位获评“凤阳好人”,1位获评“滁州好人”,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事,如星火燎原,点燃了村民崇德向善的热情。
好人事迹宣传:让“好人”家喻户晓
如何让好人好事深入人心?凤殷村摸索出一套“土味”宣传法:村广播定期讲述好人事迹,宣传栏张榜公示“好人榜”,微信群连载“好人风采录”。村民还自发组织文艺队伍,将好人事迹编成小品、戏曲等节目,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传播感动。
今年8月份的好人事迹座谈会上,王国兵分享了自己三十多年来在乡村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的事迹,除了王国兵,近几年的好人事迹座谈会还邀请过为爱捐肾救夫的何翠翠等人的故事,让座谈会传播,成为凤殷村最生动的“道德教材”。“现在村里连三岁娃娃都能数出几个‘凤殷好人’!”老汪笑着说。
好人示范引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好人文化”不仅滋养精神,更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实在在的力量。凤殷村建立“好人帮扶机制”,通过开展“好人带富”“好人帮困”“好人调解”等系列活动,引导村民学好人、做好事,积极参与文明乡风建设。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群好人滋养整村乡风。”老汪感慨道。如今,凤殷村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突破300人,占常住人口30%以上,“好人效应”正形成良性循环,释放出强大的示范引领力。
推动移风易俗:好人文化催生“新风尚”
随着“好人文化”浸润心田,凤殷村迎来了一场静悄悄的“改变”——移风易俗。以往,红白事比排场、讲阔气;如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渐成新风尚。
凤殷村将好人文化与移风易俗工作紧密结合,通过道德评议会对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进行了评议和抵制,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同时,村里还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其中,通过制度约束和道德教化双管齐下,强化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
文明乡风如细雨,好人文化似暖阳。凤殷村以“好人”为引,悄悄改变着村里的老规矩和老习惯,让景美、人美、风尚美,成了这座村庄最真实的写照。(白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