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文苑

黄湾——淮上闻豆香

发布时间:2023-06-27 09:44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三次去过黄湾,觉得是时候来说说黄湾的豆制品了。

第一次去,是五六年前凤阳县组织的“大家看凤阳”活动,黄湾的豆制品就在舌尖上留下了记忆;去年五月份,去淮河边拍麦收场景,再次品尝到黄湾的千张、豆腐,它的独特风味进一步清晰、强化;前一阵,凤阳的老朋友邀约,作每年一度的凤阳山槐花垄之游,我说,去黄湾吧。去黄湾,其实是为了黄湾的千张、豆腐。

从淮南八公山,到凤阳县黄湾、五河县新集、定远县三和、明光市柳巷……千里淮河成了地地道道流淌着豆制品香气的河流,以八公山为起源,黄湾成了离淮南王最近的承灯受钵者。

由于紧临淮河,历史上淮河连年泛滥,洪水漫灌急卷之下,文书典籍大多湮灭,甚至民间的耳口相传,也在岁月里断续渐微,难以成篇。所以,关于黄湾豆制品历史传承的史料故事,基本阙如。

程千厚老先生,是年过八旬的黄湾乡老文化站长,我拨通了他的电话。他告诉我说,他十几岁的时候,黄湾乡十三个大队,队队都有“水作业”(豆腐组),作为集体创收的副业。当时集体副业还有编苇席,芦苇来自淮河边的滩涂,苇席卖到东北,一做粮食茓子,一做冰雪地上防滑之用。“水作业”没维持几年,便陆续散伙,但拐豆腐、轧千张、卷素鸡、滴豆饼的手艺一直没丢,并进入千家万户。

刘玉霞今年七十六岁。当年战争的时候,他的父亲用笆斗把一家从苏北挑到了黄湾。她这辈兄弟姊妹八个,她自己的儿女四个。锅小嘴大,吃饭一直是一家人四季肚皮咕咕响的大问题。黄湾向来有着重文崇教的风气,家里再穷也要想办法让孩子上学识字,家里穷到经常断顿的刘玉霞竟然被父亲送到学校上学。

她十八岁的那年辍学了,她让曾经在大队“水作业”里干过的哥哥教她拐豆腐、轧千张。当时在黄湾和她一样拐豆腐,挑担遛乡的还有另外两个女孩。于是,20世纪70年代,在黄湾周边的乡镇村队,经常看到三个十七八岁的黄毛丫头挑着豆腐挑子遛乡叫卖:“豆腐噢,黄湾水磨豆腐,可有要的?”她们的名字叫刘玉霞、赵红珍、陈望霞。豆腐女孩三人组的景象,也许只有淮河岸边才会出现。

豆腐易碎,只能附近遛乡卖,刘玉霞想把自己的豆制品卖到更远的地方。于是,她买了自行车,驮着千张,四处赶集,板桥、江山、大溪河、小溪河、总铺、黄泥铺、大庙……最远的地方有四五十公里。赶集一天能赚到百把块钱,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收入。黄湾豆腐、千张、素鸡、豆饼一直是当地很有名气品牌。

柴火烧、石膏点、淮河水、地产豆,这四样是黄湾豆制品独特的秘籍。柴火和石膏是可以通行的,区别在于一个坚持。淮河水在今天由于水质的变化,也由于防洪圩堤的隔离,已经无法直接取用,他们就打六七十米的深井,汲取淮河经过深层过滤的地下水,从而保证了水质。他们磨豆腐用的黄豆,全部产自本地淮河滩涂沙土上。

在淮河北边,因为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形成黄潮土,土质松,肥力差,更有大片土地盐化、碱化,不太适宜农作物生长,恰恰在淮河南边的黄湾这一带,由于百万年的沉积形成了砂礓黑土,非常适宜小麦、豆类、西瓜等作物生长。地产的黄豆虽然籽粒不大,但是皮薄、肉厚、渣滓少、出浆稠,与其他地方皮厚肉粗的黄豆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黄湾的豆腐细嫩,轻轻触碰稀晃晃的,犹如果冻,微黄,陈年老酒的颜色,温婉如玉;黄湾的千张则有些不同,和有名的定远三和千张相比,显得粗犷豪放许多,更宽大厚实,一幅粗缯大布,蓑笠麻履的本色行状。爽口肉筋,有嚼头,无形中拉长了你回味的牵引线。这里的素鸡又是一番风味,入口绵软,有弹性。

我认真地把黄湾的豆制品与别处的豆制品做了比较分别,感觉这里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的抱真守一,固守着千百年不变的原生与原味。在工业化、精致化时代,它还是那么笨拙,那么憨愚,像一条成语,任你语境如何变化,它只诠释本意。无论是口感上豆腐的细嫩、千张的肉筋、素鸡的绵软,在味觉和嗅觉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香高、气正。这个香和气,正是发自黄豆本源的味道、真醇、温和、体贴。品尝本身就是一个视觉、嗅觉、味觉共同参与的多重合奏。也许,这正是从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那里传来的九脉真经。

现在刘玉霞的豆腐手艺已经传到她的女儿黄梅手上。黄梅和自己的爱人程兴刚每天加工八十斤左右的黄豆,每天下午开始轧千张、卷素鸡、滴豆饼,第二天清早做豆腐。她的销售渠道除了街上摊位,还有上门购买的散客,以及凤阳府城几家大饭店的专送。

黄湾街上,像黄梅这样的豆制品作坊,共有四家。这里豆制品价格和周边有些名气的豆制品相比,要低很多。黄湾豆制品的品质与它的名气以及市场的影响力是很不相称的。黄湾乡正在准备给黄湾豆制品申报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

那天下午,我们特地在黄梅家等到豆浆出锅,滚烫的豆浆很快在碗里结出一层黄亮的油皮。扑鼻而来的豆香味道,不由让人动思乡之念,起怀旧之情,仿佛过往重回。

一杯豆浆,结下念想。

本地土黄豆,大锅柴火灶,酿出黄湾豆腐独特的味道。(滁州日报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秋日故乡起炊烟
下一篇: 农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