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勇毅前行。省两会今日起隆重开幕,本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聚力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与会的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肩扛使命,满怀豪情。大家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大计”,情牵“民之关切”,坚持为国履职、为民尽责,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一个时期,“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技术、新特征、新规律,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是‘以新促质’,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省人大代表、安徽小马创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静茹表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就是抓准了推进安徽现代化的“关键点”。她建议,要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重大场景驱动和产业政策引导,支持龙头企业构建支撑融通创新的产业平台、共创场景,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创新的新型产业生态。
去年以来,安徽明确汽车产业为“首位产业”,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全面发力,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版图上的造车“新力量”。“目前我省汽车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人才数据化平台建设不完善等情况。”省政协委员、安徽创新人力资源研究院执行院长春梅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引、育、留、用等专项人才政策,加快推进数字人才大脑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人才与企业、产业的匹配度,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前不久召开的安徽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作出全新部署,提出要前瞻性布局通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新赛道,以促进“数实融合”为主线发展数字经济。这引起省人大代表、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的高度关注。作为虚拟现实行业领军企业,东超科技在国内率先自主研发出“可交互空中成像”技术,瞄准的就是元宇宙新赛道。“应围绕元宇宙关键核心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市场扶持,打造安徽省虚拟现实产业集群。同时加快安徽元宇宙技术发展,推动数字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持续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韩东成表示。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助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目前,学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偏向理论化,而企业急需的人才偏向工程化,供需之间不能完全匹配。”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建议,高校要结合安徽发展十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从招生、培养、管理以及论文评价等全流程,按学术型和工程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育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升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匹配度。
构建开放的新发展格局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新发展格局赋予的“势”,已然成为安徽的振兴大势、发展优势。
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如今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早已不只是‘物’的一体化、‘人’的一体化、‘地’的一体化,更是制度、规则、标准的一体化。”在省政协委员、安徽中天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传林看来,安徽要乘势而上,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认真学习沪苏浙的新观念、新做法、新政策、新制度,深入推动制度机制与沪苏浙等高对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的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一流的营商环境,可以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安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排名进入全国前10。“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友国认为,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信息,助力企业发展。他建议加快政务大模型应用推广,推动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网上好办转变,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营商环境。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安徽外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越来越多的安徽制造,漂洋过海,进入海外市场。“纵观全球,数字外贸时代已经来临,数字技术变革将深刻影响国际贸易方式,尤其是AI的产业化应用将是未来外贸的最大变量。”省人大代表、安徽泰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柯丹丹建议,我省应主动加强对接,帮助企业寻求与海内外电商平台的合作,同时利用安徽得天独厚的科技创新优势,创造条件引导传统外贸企业积极拥抱AI数字新外贸的创新,助力数字外贸平台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性创新,不断推进外贸方式变革。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暖起来”,经济才能“热起来”。这阵子,“尔滨”现象成为国内文旅市场热议的话题,也带动了各地文旅部门积极宣传、推介本地旅游资源。“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发展文旅有天然的优势。”省人大代表、淮南市心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王明建议,借助当前文旅市场活跃的契机,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创新策划,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消费场景,吸引更多游客来皖旅游消费,努力以文旅“一业兴”带动市场“百业旺”。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百姓的高品质生活是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去年,省委部署创办“民声呼应”工作平台,带动全省市、县(区)和相关部门创新工作载体、形成平台体系,构建省级总统揽、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源头大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有力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快速有效解决,办成了一大批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实事。
“这两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全省各级代表中间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活动,去年又全面对接融入‘民声呼应’工作体系,创办了《代表之声》,这进一步拓宽了人大代表的履职渠道。”省人大代表,泗县运河街道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岳喜环表示,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重在落实,希望相关部门切实用好“民声呼应”工作机制,让政策执行与工作落实更为及时到位,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民声诉求。
促进共同富裕,城乡发展要均衡,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立足乡村振兴,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解决农业产业化与金融供给侧改革不足的矛盾。”省政协委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徽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卜东升建议,针对主要矛盾,创新拓展“银行+”合作机制,探索政府、银行、担保等联手,创新银行产品,促进银行服务下沉到乡村,引金融“活水”灌溉乡村沃土。
高品质生活是人民物质和精神层面都丰富多彩的新生活。“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兴盛,正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省政协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叶润清建议,充分发挥好安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文旅融合,统筹推进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公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各类研学旅游基地建设,推动安徽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注意文化赋能,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品质,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人心所盼。“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而绿色低碳发展是治本之策。”代表委员一致认为,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让群众持续感受到变化、不断增强信心。(安徽日报记者 李明杰 范孝东 李 浩 殷 骁 方 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