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博物馆热”“图书馆热”持续升温,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成了休闲出游的热门选择。然而,不少人表示,想要在平时工作日前往这些场所通常很难实现,大部分公共文化场馆的开放时间都与工作时间重复,“上班没时间去,下班想去却关门了。”
面对群众的呼声,相关部门迅速做出了反应。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加强错时开放、延时开放,鼓励开展夜间服务”。随后,多地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对开放时间进行了调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于城市而言,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就是亮眼的文化地标,它们为城市增添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培植了朴素的人文情怀,精心涵养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每当夜晚降临,城市的脚步放慢,人们从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这些文化场所明亮的灯火里,不仅能够真切地触摸到生活的如意和美好,还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活力。
事实上,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不只是在文化领域,还涵盖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近年来,不少基层公共服务窗口也在不断深化改革,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比如去年5月20日(谐音“我爱你”),恰逢周末休息日,为了满足新人结婚登记的需求,多地婚姻登记部门决定增加周六延时服务,为“爱”加班,此举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好评。
如今,不少地方都设立了政务服务中心,群众前往对应的窗口办事,不仅环境好,服务也很周到。但是由于人手有限,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这些特殊时间,有些窗口只能提供咨询服务,无法正常办理业务,让群众感到不便,有人对此发出 “你有时间我没时间,我有时间你没时间”的感叹。
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公共服务的水平怎么样、质量高不高,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虽然在一些特殊日子来临之际,相关部门临时加班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方式,但是这种非常态化和不可持续性的服务方式,并不是消除公共服务“时间盲区”的根本之策。
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不因“时间差”让群众产生失落感,当务之急是要让公共服务时间“对表”群众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要以群众视角考虑问题,从需求端出发,在供给侧改革。只有这样,才能让政府的公共服务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