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要闻

[滁州日报头版头条] 凤阳: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
——凤阳县“皖北打头阵、率先求突破”纪实  


  风生水起淮河岸,千帆竞发新一极。面对加快皖北崛起战略机遇,凤阳县解放思想,科学谋划,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皖北打头阵、率先求突破!”“奋力冲刺全省第一方阵!”记者在该县采访,总会听到这响亮的声音,看到这奋进的态势,领略到这强劲的“精气神”。

  共建现代产业园

  在承接产业转移转型升级上寻求新突破

  5月5日,在凤阳硅工业园,宽阔的道路上车来车往,每一处项目建设工地都是一片机器轰鸣、人声鼎沸的繁忙火热景象,呈现着加速扩张、转型升级的勃勃生机。

  该县在现有省级开发区硅工业园的基础上,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产城一体、宜业宜居的现代新城——凤阳宁国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区。凤阳县党政代表团于4月11日赴宁国市主动对接、磋商推进,双方明确了任务,力争5月工作人员进驻,6月完成园区规划编制、评审,完成投融资平台搭建,5000万元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近年来,凤阳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对“两园四区”平台进行扩容升级,东部以凤阳硅工业园为中心,重点发展优质浮法玻璃、光伏、硅化工、玻璃纤维、信息基础材料产业,2015年建设成为全省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硅(玻璃)产业集群。中部以凤阳工业园区为中心,以大庙石英砂加工区和临淮关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两翼,深度开发石英砂资源,加快中国浙商(凤阳)工业园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以机械、化纤、电器、服装、电子、机电、晶体材料料、生态科技等高科技、低能耗、高产出、环境友好型产业。到2015年,“两园”建设一批创新平台,集聚一批领军人物,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分别实现产值200亿元,努力进入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西部以刘府循环经济产业园与武店建材加工集中区为中心,重点发展废旧汽车零部件、物资再生产业和水泥、石灰等建材产业。

  建设美好乡村

  在提高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上寻求新突破

  5月6日,阳光明媚,小岗处处生机盎然。村委会主任关友江热情地向记者描绘小岗村“美好乡村示范村”蓝图:“省里正在搞美好安徽建设战略,美好安徽的希望在美好乡村,美好乡村示范村是小岗的新品牌、是安徽的新品牌。”该县举全县之力,以“农村改革发源地,美好乡村示范村”为标杆,将小岗打造成“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民主和谐”的美好乡村示范村,使之成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安徽改革发展新成就的展示窗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国典型。

  该县以建设小岗美好乡村为重要抓手,依托每个乡镇和村庄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确定创建“美好乡村”重点,力争使每个乡镇和村庄充分展现独特新貌和产业新格局。同时,按照 “抓点、连线、成片”分层次、分阶段推进,通过“点”上的重点突破,带动“面”上的整体提升,逐步形成“点”有特色、“面”有规模的整体协调和谐的“美好乡村”建设新格局。
  把和谐幸福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面实施“十大幸福工程”,加强农业基础,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参与“美好凤阳”建设,城乡居民收入保持与经济同步增长。

      打造宜居宜业旅游城

      在城镇化建设和现代服务业上寻求新突破

     走进凤阳,这座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文化财富的城市,正焕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老城区满眼繁华,新城区拔地而起。一条条宽广的柏油路四通八达,一栋栋明清风格的楼宇起起伏伏,一幅幅靓丽的新景铺陈在鼓乡大地,展现最独特的城市风格。新城区政务办公区投入使用,25个续建项目全面复工,部分配套工程已完成90%工程量或进入收官阶段,凤阳中学新校区、凤阳国际大酒店等项目已经进入装饰阶段;总投资17.2亿元的凤仪国际大酒店、新城区及工业园区公租房等29个项目已开工建设;70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和7140平方米的图书馆正在建设之中。借4月份被授予“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之机,加快推进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当年小岗情景再现、明皇陵游客服务中心、钟楼文化广场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速老城区改造,已建成10个商住小区,推进民用燃气进区入户;开展小城镇建设竞赛活动,建立1000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支持各乡镇开展小城镇建设,有力改善和提升了人居环境。

  本报通讯员马顺龙 郭如亮 本报记者张 杰



上一条:

下一条: 凤阳国土部门主动对接省厅 争取项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