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时评

品味舌尖上的“芭蕾”

徽菜,人们耳熟能详。一桌地道的徽菜,搅动着四方游客的味蕾。

万物皆有根。徽菜的“根”在哪里?谈到徽菜,便不得不提绩溪县。绩溪县素有“中国徽菜之乡”和“中国厨师之乡”称号。我们探寻徽菜之“根”,地处皖南的这方好山好水,总能打开人们对美食的无限遐想。譬如,一根燕竹笋、一朵香菇、一个山芋、一片南瓜、一条石斑鱼、一只石鸡……这些丰富的食材,在一代代当地厨人的妙手调烹下,造就了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

今天,我们走进绩溪,品着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驰名天下的徽菜不仅赋予味觉的满足,更给我们无限好奇心,追着一道道菜品的由来探寻“亿元产业”是如何炼成的?

“一道菜”壮大成一个产业,这在徽菜的系列中,并不稀奇。令人垂涎的“臭鳜鱼”、富含营养的中和汤、香气扑鼻的李鸿章杂烩,这些遍布在全省各地的一道道的名菜,或汤味醇厚,或鲜香爽辣,或回味绵长,这些美食以“舌尖”为支点,撬动一条条餐饮产业链发展壮大。而这背后,都有着自己深厚的文化由来,有着自己的“出圈”之道。

俗话说,好水养大鱼。一道美食的出炉、一个品牌的塑造、一条产业链的形成,离不开地方文化的“配料”。“村BA”何以火?就是凭借着村民们的那份质朴和醇厚;淄博烧烤何以吸“流”,就是对当地独具特色的“烧饼+烤肉+小葱”的传承……守住文化,才能擦亮特色、叫响口碑。徽菜“出圈”亦是如此。每道徽菜背后皆有属于自己的动人故事,把故事讲好,徽菜亦就搭乘上了“出圈”的快车。

徽菜“出圈”,还离不开给力的政策撑腰。这些年,安徽关于美食的行动,上升至省委暖民心工程的要点。“新徽菜•名徽厨”行动在安徽各地渐次展开,“皖美好味道 百县名小吃”以全新的视角打开“舌尖”上的幸福,并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遴选当地名特小吃品种等,让一个个深藏在深闺的特色名吃走进食客视野,“圈”住了流量,壮大了经济。

从全省落脚到绩溪,当地美食的“出圈”,也无不打下深深的文化烙印,“传统+时尚”“新意+创意”,通过深耕一道道美食,让极具地方辨识度的美食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拓展,打造了自身名片,壮大了县域经济。去年,绩溪县徽菜全产业链总产值达23.5亿元,成为强县富民的优势特色产业。

一个绩溪县,藏着不少故事。这些在各地常见的食材,缘何到了绩溪,就能配上更大的用处,做出不同名堂的菜品来,打开“舌尖”上更大的市场?这背后,是当地对产业的深耕,是绩溪儿女对家乡好山好水的独特情深,是全县上下对一道道美食的情有独钟。

美食“出圈”,其实并不容易。随着生活向好,人们对美食也更加讲究,对口味、口感等也更加“挑剔”。让“一道菜”收获食客由衷的点赞,并通过口口相传,形成地方品牌,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要做到此,没有一番“跳芭蕾”的功底是万万不行的。心中有梦的绩溪,就有在“舌尖”上“跳芭蕾”的拼劲。

烹饪一道好菜,食材是基础。绩溪山水旖旎,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徽菜食材标准化示范基地。当地从供给端发力,从田间地头抓起,推动徽菜原料种植业、养殖业双向奔赴,带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原料生产模式不断涌现,让大自然馈赠的好山好水孕育出“好味道”,为徽菜产业稳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烹饪一道好菜,厨师是关键。中国厨师哪里多?“绩溪金徽厨”响当当。数据最直观。在绩溪县,平均每10个劳动力中就有1名厨师。谈到此,我们也更加理顺了徽菜在绩溪的发展之道。

此“道”,便是人才之道。一个简单的道理:这发展、那发展,人才是关键。这些年来,从“绩溪金徽厨”到全国布局“绩溪徽菜馆”,再到打造“绩品”品牌,绩溪连续举办九届徽菜美食文化旅游节,让越来越多的本土厨师各显其能、大展绝技,带动徽菜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当地的经济“水位线”不断攀升。一道菜,撬动千亿元大产业,背后的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做好一道菜的“绩溪经验”,具有“示范间”“样板间”意义。不论是从田间地头种好食材,还是在烹饪阶段培育好各有所长的厨师,或是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等活动促进消费、擦亮品牌……徽菜在绩溪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布局、“产供销”无缝衔接配套的发展路径分外鲜明。

产业始终是促经济、增福祉的“重头戏”。省委书记韩俊在基层调研时强调,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大文章,把培育发展预制菜等产业作为大事来抓,出台相关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建设农业强省。培育发展预制菜等产业,亦是推动地方进步的大事,当很好把握并践行之。

从“一道菜”到一个产业,绩溪县推动预制菜产业集群发展,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资本“相中”这片兴业福地。持续做好“一道菜”,绩溪的精彩未来正在“舌尖”上悄然打开。(中安在线)

上一条: 办好“假期托管班”是一项最好的职工福利...

下一条: 别让健身小器械沦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