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今年以来,凤阳县紧盯滁州市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试点建设,聚焦市场主体和市民群众需求,坚定不移塑机制、强要素、优服务,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创新举措,推动营商环境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提升,真正实现在“营商”中“赢商”,在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赛马”中凤阳县位居59个县(市)第一。
塑机制建平台坚持高标定位
一个地区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凤阳县锚定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标,持续深化“双对标”行动,打响擦亮“凤如意”品牌,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凤阳县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省评细则,制定推行《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深入实施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极准监管、极惠服务。以提升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为切入点,开展“实景式”“沉浸式”办事服务体验,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督办解决、反馈评价的闭环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上线“终本终结案件智能管理系统”、首创“容缺信封”免费邮寄。总结梳理长三角先发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推出政务服务三级代办、“承诺+信用”等19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举措,通过以点带面复制推广,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同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考核范围,创新开展“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设置营商环境监测联系点,切实强化营商环境的纪律性、严肃性、专业性。
强要素抓提升突出高位统筹
“凤阳县服务太好了,是投资的高地、创业的宝地、生活的福地。”这是来凤阳投资兴业、干事创业的企业家的一致心声。企业点赞的背后是凤阳县坚持系统思维,聚力营造低成本要素环境,支持企业减负前行,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努力。
凤阳县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聚焦提升政策集成度、精准度、实效度,紧盯市场主体需求,出台支持“新三样”等产业集群发展若干政策、促消费系列政策,1至9月全县市场主体突破1.12万户。全面深化土地、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实施“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全力推进要素保障,仅用67天完成110KV供电专线及“双水双气”保障工作,推动正泰一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时174天,有力支撑重大项目建设。三季度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1。组建服务代办团队,今年累计为185个项目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促进项目投资581.3亿元。深化“双对标”行动成果运用,持续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强化地域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为218个标段节约交易成本。
该县还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每年度评选“十佳优秀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十优企业”“十佳优秀企业家”,突出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等生活保障。全面落实4.0版安徽人才政策,帮助引进27位“科技副总”,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7人、海外高层次人才8人,推动爱尔思建立凤阳首家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2家,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登记额19.6亿元。
优服务激活力聚焦高效落实
对企业家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高效的政务服务,无疑是企业发展的强力“助攻”。凤阳县聚焦企业“需求侧”,做优服务“供给侧”,推动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的全面升级。
凤阳县畅通“绿色专线”“企业联络群”等问题反映渠道,实现企业难题直通直达。创新开展“四季遍访”活动,坚持机制化、常态化推进,28名县级领导化身“企业管家”,118名科级干部争做“店小二”,全覆盖走访436个“四上”企业,发放惠企政策“小红书”1000余份,收集企业诉求614件,因企施策全部办结。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加大数字赋能、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积极打造全链条、全过程的政务服务新生态,认真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审批改革,纵深推进“全程网办”“一次办”“限时办”“容缺受理”“承诺即办”等利企便民措施,今年以来办结行政许可4.6万件、公共服务10.8万件、即办件14.6万件、承诺件0.78万件,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1778项。
该县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创新实施“环保管家”和“安全管家”,组织22个部门协同执法,对企业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督促企业守住安全底线、环保红线,切实做到“无事不扰”。坚持依法行政,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及时足额兑现2个,履约金额576.5万元。(滁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