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凤阳:“三医”协同发力 助推医疗机构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8-22 08:34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在深化医改进程中,“医保、医疗、医药”三医协同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保管理效能的关键路径。近年来,县医保部门精准施策,通过医保支付改革、数据赋能、基金监管等多维度协同发力,为医疗机构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深化支付改革,激活内生动力。在DRG政策实施中,落实差异化倾斜政策,充分发挥支付方式的引导作用。针对诊疗难度较大转外就医较高的,并且本地有收治能力的,优选18个DRG分组,实施倾斜支付。2024年扶持病组倾斜支付223.44万元,有力推动了重点学科建设,提升了县域疑难病症诊疗能力。为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接得住”常见病,遴选8个基层病组实行“同病同支付标准”管理,对基层医疗机构倾斜支付,引导医疗资源下沉,促进了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2025年1—7月,基层医疗机构住院人次和基金支付占比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55%和6.03%。支付方式改革的“杠杆效应”持续释放,既减轻了患者负担,又为医疗机构发展注入了活力。

依托数据赋能,提升服务质效。对医保数据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深度剖析,定期通报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及患者外流前20个病种信息,为医疗机构精准匹配医疗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强化集采数据应用,全程跟踪督导,最大限度保障参保患者用药权益。针对医保基金支出情况,医保部门认真剖析问题症结,深入定点医药机构开展“点对点”培训,通过精准指导有效推动医务人员从“要我控费”向“我要控费”转变。2025年1—7月,县域内就医人次及基金使用量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05%、1.11%,患者“回流效应”明显,县域内医疗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强化多维监管,筑牢安全防线。近年来,医保部门先后建立完善基金监管多部门联席会、医保支付资格记分、网格化管理及举报奖励等制度体系,落实“每月系统智能监管+每季度病历抽查”机制,多维度、全方位严防医保基金“跑冒滴漏”。依托大数据精准抓取基金使用异常数据,锁定监管重点,精准指引现场稽核,让基金监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率先落实OCR智能审核,建立了医保电子档案,统一审核标准。(林国玉)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红心镇:织密乡村共富工坊 让共富之花开遍田间地头
下一篇: 小积分“兑”出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