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余湾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年增 念好“致富经”“后进”有后劲

发布时间:2022-06-17 16:33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最近我们准备在高速路边再安装两个高炮广告位出租,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再增加5万元。”6月13日,记者在凤阳县板桥镇余湾村采访,村党总支书记郭泽会介绍说,从最初的“后进村”,到如今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发展劲头十足的“富裕村”,该村仅用六年时间就蹚出了一条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路。

据了解,余湾村位于凤阳县城东部,有12个村民组3102人,位置紧邻国道320和凤阳东高速出口,总体区位优势明显。但由于该村地势东高西低,且洼地较多,汛期内涝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生产收益。同时,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较多,也间接导致了村庄发展内生动力不足。2016年前,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呈现总量低、收入渠道单一等特点,村庄各项发展缓慢,是该县重点贫困村之一。

活用扶贫项目“生钱”

2015年底,脱贫攻坚冲锋号吹响,扶贫项目和资金陆续向该村倾斜。“第一个落地的扶贫项目是光伏电站。”郭泽会介绍,3年时间该村陆续建设了3座160KW的村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每年可收益14万多元。同时,该村还申请了65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商议后,建成了占地32亩的24个钢架大棚,统一挂网对外出租。

“我们以每年3万7千元的价格,把大棚承保下来种植芦笋。”众信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朱传江介绍,他们入驻后,村里并没有“一租了之”,而是积极帮助其解决生产方面遇到的困难。“村里出钱帮我们打了井,改造了基地内的氧化池,还积极对联系民解决用工难题。”他说,目前自己发展势头良好,年销售额可达30余万元。

做好企业的“服务员”,不仅让村集体经济获得稳定收入,也让周边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我是众信合作社的长期工,主要负责除草、施肥等,每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工资。”该村脱贫户石学彩告诉记者,村里落户的产业,不仅让她有了稳定收入,还能就近就业照顾家里孩子,“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哩!”

踏准时代脉搏“挣钱”

2016年底,余湾村实现了户脱贫村出列目标,然而该村壮大集体经济的脚步却并没有停下。2020年,稻虾连作项目火遍江淮大地。“我们出去考察发现该项目前景好、收益高,就整合了46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在临近的头铺村承包了1000多亩基地。”她说,该项目成功租售后,村集体每年又增收了47500元。

2021年,就在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的当口,村“两委”又发现了增收新路子。“省里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和企业开始收购秸秆,但是打捆设备贵,很多企业想买不起。”郭泽会告诉记者,他们花了大半年时间,从县里争取了65万元项目资金,购买了3套秸秆打捆设备,出租给当地的一家秸秆收储企业,又为村级经济增加了5万元每年收入。

“今年年初,我们又利用高速穿村而过的区位优势,在路边建了两个高炮广告牌。”郭泽会对记者说,他们到高速管理处咨询,得到对方可以建设的答复后,通过驻村工作队对接,申请到了36万元的项目建设资金,“算上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的一部分,正好可以建四块牌子,统一招租每年可获得10万元稳定收益。”

最近,余湾村又琢磨在土地托管上“再赚一笔”。郭泽会介绍,今年该村申报了高标准农田整村推进项目,计划由村集体统一流转土地并托管给企业,“我们计划收取每亩40元/年的管理费,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60万元。”

满足群众需求“送钱”

村里富了,也没有忘记为困难群众谋福祉。“从2016年开始,我们每年都会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帮扶困难群众。”郭泽会说,该村每年会拿出1万元给困难家庭子女购买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同时,为全村52户脱贫户中确需帮助的购买意外保险;定期上门慰问五保户,为他们购置棉衣棉被……

“近年来,余湾村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县号召,踏准时代步伐,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了集体经济快速增长。”该镇镇长陈雪如表示,下一步该镇将引导各村挖掘自身潜力,结合园区发展,培育经营意识,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更好为民服务。(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王逸群 侯剑)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蒜”出致富经
下一篇: 小溪河“千亩桃园”铺就产业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