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民生

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 让凤阳百姓享受更多“绿色”成果

发布时间:2021-03-30 11:15阅读次数:
分享到:
打印

近年来,凤阳县以林长制改革和林长制示范区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四旁四边四创”绿化提升行动,结合凤阳县国家园林县城创建,以“中都古城映山水,大美凤阳森林城”为创建目标,巩固提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高效建立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系统,全面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森林“四大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森林质量效益得到全面提升,全县林木绿化率达35.7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63%,绿地率39.2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81平米,为加快建设“改革源头、壮丽中都、千亿硅谷、大美凤阳”建设奠定了生态基础。

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积极开展林业增绿增效,2020年完成人工成片造林20000亩,森林抚育、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49000亩,全民义务植树179.2万株,创成2个省级森林城镇、9个省级森林村庄,完成道路绿化123公里,“凤阳县京山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获得省林业局认定;加大城区绿化投入,投资1300万元建成明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200余亩“七大园区”景观绿化,投资1.5亿元完成凤凰山2150亩城市森林公园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明皇陵500亩景观绿化,投资2.5亿元如意河一期3.6公里疏浚和绿化即将完工,投资1.97亿元的42.36公里濠河四期治理项目已完工,投资1.2亿元的九华山公园今年开建;加大生态修复力度,2020年开展矿山治理11家、生态修复面积113.12亩,建立矿山监测系统11个,目前凤凰山、官塘馒头山、琅琊山矿业等矿区累计治理投入1.4亿元,生态修复面积2855余亩,通过构建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该县荣获“安徽省森林城市”称号,小岗村等四个村被国家林草局命名为“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建立发达的森林产业体系。今年该县扎实推进林业扶贫,积极协调帮扶企业和大户购买、销售苗木3.13万株,销售收入88.3万元;21个贫困村全年完成造林652.7亩,贫困户造林243.7亩,聘用贫困户生态护林员40人,官塘镇凤龙社区贫困村创成省级森林村庄。为发展特色经果林,该县在省级市级现代林业示范引领下,栽植大樱桃、黄桃、蓝莓、薄壳山核桃等经果林2.7万余亩,特色经果林面积达4万亩。同时,该县依托森林资源优势,结合“四色”旅游,开展以林果游、桃花节等为主题的森林旅游业态,全县拥有林业专业合作社108家,家庭林(农)场64家,林业大户512个,发展林下经济21.2万亩,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年收入4568万元,“林业+”效益显著。

打造特色鲜明的森林文化体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务植树、绿地认管等公益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完成义务植树179.2万株,全民爱护生态、保护森林意识显著增强。为推广城市森林“名片”,凤阳县确定枫杨为县树、月季为县花,每年1月为植树月,1月11日为凤阳县义务植树日,全县43个单位、5个小区荣获“花园式单位(小区)”称号。不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编辑出版了《凤阳古树传奇》等书籍,新建政务中心广场、武英公园等多处森林生态科普知识教育基地,利用“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生态节庆日及“森林科普知识进校园”“森林科普嘉年华”等活动开展全民创森宣传,市民对创建森林城市的支持率和满意度均在98%以上。

守护科学有效的森林支撑体系。建成运转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完成省、市两级林长制“五个一”APP平台数据建设,将全县53.37万亩森林资源和16.3万亩湿地资源落实分解到县镇村三级林长责任区,完善517名三级林长信息和责任化体系,健全240个三级林长组织;以县镇村三级为单位编制20册“一林一策”经营方案,31名林业技术人员充实到镇村开展“一林一技”科技服务,145名民警落实到县乡村开展“一林一警”执法,198名生态护林员、249个群众性护林组织开展“一林一员”安全巡护,今年以来三级林长巡查调研400余次、解决问题75件,县林长办下发林长工作提示单12件、督办单2件。落实森林资源管理目标。湿地保护规划编制通过评审并将发布实施,湿地保护率达54.67%,全县149307亩公益林森林保险全部由保险公司承保。同时,该县加强生物防控,2020年以来未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开展美国白蛾防治面积1.43万亩,清理松材线虫病病(枯)死木面积1.07万亩;积极救助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发放禁食野生动物等宣传资料3680份,检查重点行业场所424家。(韩延龙 王桂林)

编辑:
返回
上一篇: 姚湾社区开展“倡导勤俭节约 拒绝餐饮浪费”宣传活动
下一篇: 武店镇抓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助推文明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