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117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39050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390314亿元,增长5.5%。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
GDP同比增长5.3%,高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主要指标好于预期。这一成绩得益于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和今年以来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各地区、多领域积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发展态势良好,既是各项工作持续加力、各项政策更加给力的结果,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实干苦干的结果,更是强信心、稳预期的结果。实践证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做好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夯实经济发展的根基,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推动中国经济巨轮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强化系统思维提高政策实效。稳市场,稳是大局、是基础,但绝不是一成不变、固守经验,而是以系统的思维、积极的姿态、务实的举措,来推动市场保持稳定。4月25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围绕稳就业稳经济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政策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上下更大功夫,市场“稳”的基础就会更牢固、后劲就会更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看准了就一次性给足,提高政策实效”。放眼全年,要坚持系统思维,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快推动重大战略和改革举措落实落地,打通堵点,消除痛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市场预期,进而更好地凝聚起应对风险挑战的强大合力。
释放创新活力拓展发展空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变得更加重要,创新已然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我国上半年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呈现出了“实体经济持续壮大”“创新动能不断积蓄”“民营经济发展向好”等多方面亮点。各个领域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打开新的视角、拓展新的空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8.6%,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9.3%,高于规上工业4个百分点……一项项亮眼的数据,更加彰显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和底气。放眼全年,要紧扣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让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更加澎湃、更加可持续。
激发消费潜能扩大有效需求。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让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是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有效举措。上半年,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1至6月,汽车国内销量达到1257万辆,同比增长11.7%,其中6月单月,汽车国内销量环比同比双增。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消费市场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放眼全年,要持续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挖潜力提振消费,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激发服务消费潜力,放大新型消费带动效应,推动加快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国内大循环,不断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中安在线)